黄巾之乱
公元一八四年,巨鹿人、太平道教主张角率领农民军起义,信徒皆头戴黄巾,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遍及山东七州。汉灵帝下令解除党锢,命皇甫嵩等人率中央军队讨伐黄巾军,又命地方士族组织兵力镇压。不久,张角病死,黄巾军主力覆灭,但余部(亦被称作「蚁贼」「妖贼」)始终在山东七州流窜,前后延续了十余年。劳榦指出,党人与太平道未必毫无联络;金文京认为,黄巾军主力所在的颍川,正是东汉时清流派士人聚集的地区,这证明黄巾军或许与清流派存在关联;姜生则认为黄巾军与太平道是因汉室未能依照其设想更元改命,遂发动起义以取代汉室,以解决原始道教终末论中所预想的危机;陈华昌亦言其并非农民起义,而是一次自觉的,有组织、有理论指导的宗教革命运动,而张角则是自觉的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