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
随着「清流派」士人势力壮大,其中声望较高的士人彼此品评人物,互相推举,左右着东汉文人的舆论,并批评朝政,为当权的宦官所忌恨。延熹九年〔公元一六六年〕,宦官势力称清流派首领李膺「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下令逮捕所有相关士人,次年大赦,众士人虽被释放,却被列名禁锢,不得任职。建宁元年〔公元一六八年〕灵帝即位后,外戚窦武联合清流派势力,试图诛杀宦官,事败被杀,宦官再次搜捕清流派士人,李膺等人被处死,有牵连者终身禁锢,是为两次「党锢之祸」,外戚、宦官、清流派的权力斗争,暂时以宦官胜利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