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昭

与姜维相反,郝昭早在写《廖豪传》的时候就已是我军三个队友之一,正巧R大《姜维传》仅有寥寥数语提到郝昭,完全是个背景板,便不必担心撞车。不过真到写剧情时仍然不免犯难,而且这也是一个共性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写「忠臣良将」?饶是《演义》这种古典小说高峰,仍不免显得千篇一律而套路化了一些。这时候目光或许改投向隔壁《真三国无双》,即给每个人物贴上一个标签,而后加以敷衍。而《后汉》与《无双》不同者,大概是这个「标签」会尽力贴合人物本身的特质,而非凭空而来——譬如在我看来,《无双》的钟二病人设就比病秧子郭淮要来的合理许多。

廖豪军几个「忠臣良将」里面,毌丘俭是曹叡东宫文学旧臣,姜维亦有凉州大族这一层身份,相比之下,郝昭大概是最没什么特殊身份,故而也可称为最「纯粹」的角色;而郝昭知名之处即据守陈仓,创作时自然也就检出这点,复加铺陈。除了刨坟以外,史书上几乎没有什么郝昭的逸闻,这种一片空白的身份又不免让人想到廖豪这个原创角色,让两人说话都以「……」起手,只不过一则擅攻,一则擅守,或许倒也相映成趣。除此之外,刘晔在《演义》中发明了霹雳车,而马钧则是史书上的大发明家,二者登场时间不同,所以便让郝昭这个擅守之人承刘晔而引出马钧,而沉默寡言之人遇到专业对口时便会化身话痨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故而让郝昭遇到攻守城就开始口若悬河,也似不会有流于廖豪第二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