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溯之

荀粲论黄老之术,「独好言道」,与其他几位荀彧之子不同;且「与夏侯玄亦亲」,思想上「尚玄远」,大抵可能更加接近于浮华士,因而不妨与刘陶一样,设计成浮华士乃至四聪八达中的一员。

那么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不妨假设,在建安末至黄初年间,荀氏受到曹操、曹丕打压,荀彧、荀攸、荀恽等人相继去世,给剩余的荀氏子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更进一步与颍川四姓的设定结合,可以设计为荀粲选择抛弃颍川士族的重担,转而投靠正始名士。而荀顗呢?作为荀恽死后荀家的首领+对亲爱的(又爱又恨的)おとうと荀粲又是什么感情呢?总之荀顗和荀粲、陈泰、钟会之间应该还蛮有趣的。

更进一步,陈泰既与荀粲为姻亲关系,更是明帝、三少帝时代颍川士族的代表,又在魏晋嬗代中与荀顗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世之论者,以泰方于舅,今舅不如泰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人物。从其父陈群的人设那里,可以给陈泰一个较为板正的性格,这也与荀粲的形象形成了对比。

故而荀粲这个大名士+爱妻家+士族领袖预备役的人物本来应该有很多可写的地方,但很可惜,他29岁就死了,请问在要浓墨重彩描写的后三国时代,您荀奉倩该以什么形式出场嘞?答案就是——荀溯之!我们把她设计成荀粲独女,让她来代替承担荀奉倩遗留的种种问题嘛!更进一步,正史上荀彧临死前烧的那些奏令,荀攸的那十二奇策,都可以以「荀家家学」的形式,打包送给荀粲和阿溯嘛!然后荀粲把阿溯嫁给陈泰,亲上加亲,看我颍川荀陈二家怎么在魏晋嬗代之时自处,岂不美哉?陈泰一个文臣之子能硬碰姜维,说不定背后就有贤内助在默默付出也未可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