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淩
若要写后三国,尤其是以魏国视角,淮南三叛自是避无可避的重中之重。最初的MOD设定中,戏份大抵是诸葛诞>毌丘俭≫王淩≈0,与现在王淩≫毌丘俭>诸葛诞的实际情况倒是相映成趣。
王淩戏份的增加一大原因便是其能力。都督扬州军事,长期位于对抗吴国的前线,令狐愚死前其势力不惟坐断淮南,更北延至青兖徐一带,且被蒋济评为「文武俱赡,当今无双」——甚至那可是司马懿还活着的时候。如此看来,王淩的能力怎么也不至于像光荣《三国志》系列一样全都在60左右徘徊。
另一大原因则涉及淮南一叛的性质:果真如王淩自陈「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还是「盖欲为司马懿而不得」?显然我更倾向于王船山《读通鉴论》的观点,与他齐名的王昶亦然,不过王昶肯定要专门写一篇手记,便留到那时候再说罢。
因而王淩与司马懿恰恰形成全方位的对比,且王淩几乎处处压倒司马懿:曹休、满宠死后王淩主东,曹真死后司马懿主西;太原王氏通经,河内司马氏治史;更有那位拉人仇恨的蒋济当着司马懿的面夸王淩「无双」,唯恐司马懿不除之而后快。而《晋书》说的好,「戢鳞潜翼」方是司马懿之特色,故在高平陵之变前王淩戏份远多于司马懿,若是不知道剧情后续发展,剧情观感上王淩似乎才当是与主角对决的最终大BOSS,而隐忍良久的某人所作所为才更会让人惊愕不已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