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圃

阎圃是0.75版本才加入的队友,但其主要剧情倒是早在此前便已写好,也是张鲁军中第一个头像转正之人。获此殊荣原因却也简单至极:张鲁军帐下委实没有什么人才,大部分游戏中最有存在感的便是他兄弟二人加上阎圃;庞德乃是后来的客将,杨松只是《演义》虚构之人物,杨昂、刘雄鸣之辈毫无存在感,至于杨任还是更适合隔壁《封神》片场。

着重描写天师道的原因倒并非我有什么宗教信仰(更并非我与天师同姓),而是彼时旁听了一场姜生老师关于「原始道教」的讲座,觉得颇有意思,后来便又「蔓引株求」,草草翻了几本书,顿觉先前对汉末宗教史之了解近乎一片空白,且对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乃至汉魏嬗代似乎又有了些全新的认识角度。正巧早期汉中之战纯属走过场,开局一回合便可获胜,于是趁机大改此关,也造就了被无数玩家深恶痛绝的张天师。

历史上张鲁投降、天师道信徒大量北迁之后,在魏晋之际似乎势力迅速消减下去:汉魏嬗代时,群臣作《上尊号表》中仅有阎圃之名,故唐长儒先生曾推测张鲁降曹后旋即去世;而在此之后更看不到张鲁及其部下之事迹;在《晋书》列传中,明确写明信奉天师道(「鬼道」「五斗米道」)者,如王羲之、郗愔、郗超、殷仲堪、孙恩等,皆是东晋时人,于西晋出现了明显的断代;即便如王羲之、孙恩等「世奉」天师道者,其郡望亦皆是琅琊,与自汉中迁入的张鲁及其部下无干。即便是身为列侯,又有劝进之功的阎圃,其后人阎缵竟十余年未得中正品评等第,在上书中径称「臣素寒门,无力仕宦」,后因有功方才嗣其先祖之爵位。

大概是我读书少,当时没有看到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这倒正好有利于我在剧情中发挥:《老子想尔注》不乏天人感应思想,姜生老师曾指出过天师道与曹操素相亲善,唐长儒先生断代为魏晋嬗代之际的《大道家令戒》中有「以汝付魏……奸臣小竖,不知天命逆顺,强为妖妄,造者辄凶,及于子孙」,且其中有「正元二年正月七日」,这正是毌丘俭起兵反司马师之年份;而「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数十丈,西北竟天,起于吴、楚之分」的记载似乎正与此相合。既然阎圃得以延寿,且北传天师道确实在西晋时一度衰微,则何不借此发挥,使天师道代表阎圃仍然秉持忠魏之立场,并因此遭到司马氏之镇压呢?

——当时我确实这么想过,然后发现我根本读不明白道教的那些典籍,且那「奸臣小竖」好像更可能是指毌丘俭而不是司马师,遂在剧情中匆匆提了一嘴便作罢,但阎圃却仍然得以跻身我军队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