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编剧将关羽死后刘备兴兵报仇时,对张飞说的话由书中「朕与卿同去」改为「兄与弟同去」,实在是神来之笔。刘备本自出身涿郡,自有燕赵游侠儿之气;若其真为汉室宗亲,彼时与关张推杯换盏,抵足而眠,恩同兄弟,何尝不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之豪情?《侠客风云传》也有个「三人为侠」之说(俠……呃其实从字形上来看应该是四人,算了不要在意),因而我给其赋予的性格底色便是「侠气」,而「仁德」倒在其次。至于毛本《演义》中那个刘备则找不到半点影子——百折不挠终不为下,方是英杰本色;又何必学演义中动辄哭哭啼啼,作小儿女态?
如方诗铭等先生曾提到刘备「反复难养」的「枭雄」身份,这点我也试着借陈登之口为其辩白一二,不必再加赘述。又游侠本好以武犯禁,且多对高位者有一种经常之鄙夷,「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碌碌小人刘备自是难加青眼;即便是对曹操,也曾先「曹公自来,未可知耳」后「曹公虽来,无能为也」,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等人,又岂能入刘备之法眼?汉末群雄中,刘备数值看似甚是乎庸,实则五维综合排名第二,在所有人物中也能排到第四,纵是「机权干略不逮魏武」,但也足以被曹操评为「吾俦」了。